霧社街場景一日遊



(上面的這張照片是林口霧社街的導覽圖,因為找不到適合的照片來當開場,所以用這張)


活動期間:9/14~12/4
活動時間:週一至週日9:00~21:00
活動官網:
http://www.wushestreet2011.com/


 


10/1,星期六,雖然和看賽德克巴萊上集的時間,已經相隔了幾個星期,但上集的部份情節仍然還記得,尤其是霧社街的場景依舊記憶猶新,當我們花了1個多小時的車程,終於在9點10分,抵達目的地,走進了霧社街片場,又再度回到電影中的情節,1930年的霧社,據說天氣要在冬天時,因為溼冷,有霧氣才會像電影中的霧社,雖然今天早上下了雨,但並沒有打亂我的心情,而且當我們到片場時,雨開始變小,而且氣溫變得有點溼冷、風吹過來時感覺涼涼的,雖然沒有起霧,但剛好有些符合電影中霧社的氣氛!!


可能是因為被電影吸引住的關係,所以來到了拍攝現場時心情特別興奮,一入場就先看到了武德殿,是日治時期訓練警察及習武場所,由於它的位置在高處,因此由上往下看時,會看到霧社街的部份建築及街道,如果再往遠方看仔細的話,還會看到台北港的其中一角!!


 



武德殿的這兩個人偶模型,大概就是花崗一郎、二郎在練武的時候。


 


 


從武德殿上方往下看的霧社街景(因為是在下雨的時候拍,所以可能有點模糊..)



猜猜看台北港在哪裡??(提示:請往中間點看)


 


片中戲份最多的是霧社分室,它是日治時期霧社街中最高的警政單位,裡面的擺設和設計非常仔細,從佐塚主任的煙灰缸、櫃子、電話等都符合當時日治時代的形象。



 


郵便局,也就是現在的郵局,外面郵筒的外觀形狀真的完全是日治時期的樣子,非常復古;而且特別的是,遊客還可以在裡面買紀念郵票、蓋紀念章。(最近新聞報導有提到,真的有遊客把信件投進去....)


街上唯一的雜貨店「金墩商店」,店內貼了許多復古的海報,以及擺著的商品有:餅乾、糖果、花生、雞蛋、清酒....等應有盡有,充分呈現著懷舊的風味!!而且大部份商品都是劇組找來的,海報也是劇組人員親手設計,由此可見劇組拍片的細心!



 


最美、最漂亮的就是櫻花台了,完全種遍了櫻花和杜鵑花!!雖然這些花是人造山櫻花,但還是非常漂亮,感覺像是春天來臨了!



開滿櫻花和杜鵑花的櫻花台,非常漂亮。


 


比較讓人難忘的就是電影的公學校吧!當我走進公學校教室時,黑板上寫著日文的爸爸、媽媽、哥哥、姐姐,讓我聯想到了片中皇民化的過程,走廊上掛著紙鶴有種悲傷的感覺,走在操場上立刻回想起了公學校大戰中,滿地橫屍遍野、流滿血跡的畫面,身上背滿槍枝的莫那魯道坐在升旗杆下,望著天空,彷彿在思索著什麼,而祖靈也顯現在操場上巡視著一切.....



霧社街唯一的學校:公學校



公學校教室掛著日本國旗,象徵著日本勢力。


 


 



 


公學校的升旗桿,上集太陽旗中,身上背著槍枝的莫那魯道坐在那思索著。


 


這個霧社街是霧社事件的首站,親自逛過園區後發現這確實是大手筆,據說耗資了8000萬元打造,每個場景真的都相當考究又真實,從一開始的整地到一瓦一木的搭建、街上的老舊廣告告示及屋內的書籍、電線桿上的海報標語字條..等陳設,建設期就花了半年已久!!如同演員們在節目上所敘述的,不只是拍攝場景,是真的可以在裡面生活居住的!雖然園區有茶坊、酒鋪、主題餐廳、商家等進駐,但這對於園區的觀感沒有太大的影響。而且這也是為什麼導演在拍攝時一直燒錢,吸引了天使們關注的原因,為了將這些原本存於歷史、及黑白照片中的場景畫面成真,能佈置到那麼完美又寫實,是真的需要相當大的毅力和精神!!對於劇組人員、導演的用心,真的感到佩服!!可惜的是這個場景的展覽時間有限,因為其他因素可能要拆除、或搬遷,所以有興趣的人要快點去逛喔!!


 


(其他照片都放在相簿中,都是我親自拍的,但因為是借用別人的相機去拍,不是很會用,所以有幾張相片看起來效果不是很好,請多包含啊...^^)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